2008年12月27日 星期六

昆蟲

昆蟲響生物學 上係叫昆蟲綱,係世界上最多品種嘅動物昆蟲響生物學上係叫昆蟲綱,係世界上最多品種嘅動物,有成92萬5千種,多過晒所有動物加埋。昆蟲響陸上唔同埋都可以佢蹤蹟,之不過海上就只有好少品種。昆蟲分類上係屬於無脊椎動物,佢成個身體都係靠外殼支撐。因為佢身體結構關係,通常都唔會好大隻,最長嘅昆蟲成年都只有555mm,而細嘅就只有0.139mm。
昆蟲響生態上有好重要角色。

2008年12月26日 星期五

世界上最重昆蟲ㄉ網址

1請讀閱→http://blog.liontravel.com/Richardchen/post/349/7143 2世界上最重的昆蟲是熱帶美洲的巨大犀金龜〈這種說法比較多見〉 3世界上最重的昆蟲就是一種兜蟲,體型巨大,又有犄角跟很大的大顎,圖片請閱→http://www.insect-mall.idv.tw/PHOTO/BEETLE-S-A-S.jpg

大家可以去看看這個網頁憂!~

http://www.ylib.com/hotsale/bugcd/read.htm是介紹最小的昆蟲

體型最小‧最輕

隨著我一同進入時光隧道,回到數千萬年前的洪荒時代,一窺遠古生命的奧妙.
世界上最小最輕的昆蟲 異卵蜂科(柄腹柄翅小蜂科) Mymarommatidae
分類:膜翅目 蟻 蜂 Hymenoptera


世界上最小的昆蟲有多小? 能想像只有蚊蠅約十分之一大小的昆蟲有多小嗎? 這種身長只有0.2mm的膜翅目昆蟲Mymarommatidae 異卵蜂科(柄腹柄翅小蜂科). 重量極輕,只有0.005毫克,20萬隻才1公克,一千萬隻才相當於一個雞蛋重. 如此微小的昆蟲,在自然界中幾乎無法以肉眼察覺它們的存在,想捕捉活體或製作標本都是極其困難的工作,惟有在琥珀化石中才能清楚觀察其細微面貌,更令人驚訝的是看起來這麼纖弱不堪的昆蟲,居然在距今一億兩千萬年前的白堊紀琥珀中即已發現它們的蹤跡.

這種卵寄生蜂的最奇特外徵便是那對無翅脈翅緣環布細毛形似羽扇或孔雀尾的翅膀,這樣獨一無二的構造應該是因應其在微氣流中飄浮移動的能力,它們會將卵產於其他小型昆蟲的卵中,孵化後的寄生蜂幼蟲取食寄主卵內的養分成長,並在其卵內成蛹及羽化,因此這種奈米級的體型其實是生物極至演化的一種表現.
照片右方是同一顆琥珀中的另一隻雙翅目昆蟲,雖然也只有2mm,但對比下卻顯得巨大.

不過這樣的紀錄僅是在琥珀之中,現今自然界中同屬小蜂科的另兩種膜翅目昆蟲分別是身長僅 0.139 mm的 Dicopomorpha echmepteryg i,及 0.17 mm的 薊馬卵寄生蜂Megaphragma caribea 是目前最小昆蟲的冠亞軍記錄保持者.

體型最小‧最輕

隨著我一同進入時光隧道,回到數千萬年前的洪荒時代,一窺遠古生命的奧妙.
世界上最小最輕的昆蟲 異卵蜂科(柄腹柄翅小蜂科) Mymarommatidae
分類:膜翅目 蟻 蜂 Hymenoptera


世界上最小的昆蟲有多小? 能想像只有蚊蠅約十分之一大小的昆蟲有多小嗎? 這種身長只有0.2mm的膜翅目昆蟲Mymarommatidae 異卵蜂科(柄腹柄翅小蜂科). 重量極輕,只有0.005毫克,20萬隻才1公克,一千萬隻才相當於一個雞蛋重. 如此微小的昆蟲,在自然界中幾乎無法以肉眼察覺它們的存在,想捕捉活體或製作標本都是極其困難的工作,惟有在琥珀化石中才能清楚觀察其細微面貌,更令人驚訝的是看起來這麼纖弱不堪的昆蟲,居然在距今一億兩千萬年前的白堊紀琥珀中即已發現它們的蹤跡.

這種卵寄生蜂的最奇特外徵便是那對無翅脈翅緣環布細毛形似羽扇或孔雀尾的翅膀,這樣獨一無二的構造應該是因應其在微氣流中飄浮移動的能力,它們會將卵產於其他小型昆蟲的卵中,孵化後的寄生蜂幼蟲取食寄主卵內的養分成長,並在其卵內成蛹及羽化,因此這種奈米級的體型其實是生物極至演化的一種表現.
照片右方是同一顆琥珀中的另一隻雙翅目昆蟲,雖然也只有2mm,但對比下卻顯得巨大.

不過這樣的紀錄僅是在琥珀之中,現今自然界中同屬小蜂科的另兩種膜翅目昆蟲分別是身長僅 0.139 mm的 Dicopomorpha echmepterygis ,及 0.17 mm的 薊馬卵寄生蜂Megaphragma caribea 是目前最小昆蟲的冠亞軍記錄保持者.

體型最小的昆蟲

從重量來說,世界上最重的昆蟲是熱帶美洲的巨大犀金龜(鞘翅目犀金龜科)。這種犀金龜從頭部突起到腹部末端長達155毫米,身體寬100毫米,比一隻最大的鵝蛋還大。其重量竟有約100克,相當兩個雞蛋的重量。另外,巴西產的一種天牛(鞘翅目天牛科)體長也有150多毫米。但從體長來說,最長的昆蟲是生活在馬來半島的一種竹節蟲,其體長有270毫米,比一隻鉛筆還要長。
  世界上最小最輕的昆蟲是膜翅目纓小蜂科Mymaridae的一種卵蜂Alaptus magnonimus Annandale,體長僅0.21毫米,其重量也極其輕微,只有0.005毫克。折算一下,20萬隻才1克,1000萬隻才有一個雞蛋那麼重

2008年12月4日 星期四

虎班蝶的影片

虎班蝶的影片

2008年12月1日 星期一

昆蟲一生循環的圖片


~

昆蟲的一生

動物們為了生存,用不一樣的生命形式來適應不同的環境,就叫做做 「變態現象」。蝴蝶的變態現象分成卵、幼蟲、蛹和成蟲等四個階段,稱為「完全變態」,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任務
卵,各科的蝴蝶的卵在顏色、外型、大小等各有不同,但其實他們的功用都是一樣的,就是將胚胎發育為幼蟲。如果你很幸運觀察到就要孵化的卵,甚至可以透過卵殼清楚看見幼蟲的構造。
幼蟲,他主要的任務就是吃,用牠的咀嚼式口器不停地啃食植物葉片,再加上牠佔身體比例很高的消化系 統消化吸收,使得牠的體重可增加達三千倍。牠要吃這麼多也是為了下個階段做準備。
蛹,在這個時期停止進食,而且看起來都不動,但事實上在蛹殼裡面,牠正努力長大,發育成為一隻完整的成蝶。
成蟲,蝴蝶在蛹裡面發育完成後會擠裂蛹殼,首先露出足和觸角,整個身體掙扎出蛹殼,這個過程稱為「羽化」。剛破蛹而出時,蝴蝶皺皺軟軟的,牠會先找一個適當地點倒垂,讓體液輸入翅膀中,將翅膀展為典型翅型 ,直到翅膀完全乾燥硬化,並等到體溫回升後才展翅飛行。成蝶是以虹吸式口器吸食液體養份, 負有繁殖與散佈後代的任務,牠的發育僅於體內的生殖系統,外部形態就不再發育。 也就是說羽化後的成蝶不會再長得更大,所以千萬別以為小型蝴蝶長大會變成大型的蝴蝶。 成蝶的交尾過程也很特殊,雄蝶將精液送至雌蝶體中的儲精囊保存,等到產卵時,才在雌蝶之 產卵管中完成受精。在產卵前,雌蝶會先利用前腳的化學感受器,幫寶寶挑一個食物充沛的好環境 ﹝稱為「寄主植物」﹞,再將受精卵產於寄主植物葉背,開始另一個新生命的循環。

2008年11月15日 星期六

各個昆蟲介紹

鍬形蟲

鍬形蟲與兜蟲有相當的親緣關係,雖然牠們的外形有很大的差異。鍬形蟲體形扁平,頭部大而扁,具有一對極發達的大顎,是主要的戰鬥武器。觸角的第一節與第二節問的關節可以曲折。鍬形蟲因體形扁平,很適合躲藏於樹木的縫隙間。大多夜行性,以樹汁液為主要食物。鍬形蟲之雌蟲,大顎不若雄蟲發達,但也極堅硬,用以咬破樹皮。雄蟲個體間的大小,差異甚大,大型個體不僅身體大,大顎也很發達,而小型個體,不僅體型小,連大顎也小很多,毫不起眼。全世界的鍬形蟲約1100種,以亞洲熱帶地區種類最豐富。重要的種類有深山鍬形蟲、鹿角鍬形蟲、大角鍬形蟲、細身紅鍬形蟲、艷角鍬形蟲、紅鍬形主、方角鍬形蟲、圓翅形鍬形蟲、扁鍬形蟲、大鍬形蟲、黃金鬼鍬形蟲、面形鍬形蟲、金色鍬形蟲、彩虹鍬形蟲及長牙鍬形蟲等。其中金色鍬形蟲及彩虹鍬形蟲是少數色彩華麗的類。金色鍬形蟲是新幾內亞特產,其體形較圓,很像金龜子。而彩虹鍬形蟲產於澳洲北部。長牙鍬形蟲頭很小,大顎卻很長而彎曲,是南美洲南部智利及阿根廷的特產。
鬼艷鍬形蟲Odpntolabis sira台灣
黑條艷鍬形蟲Odontolabis cuvera印度
高砂深山鍬形蟲Lucanus taiwanus台灣
大牙鋸鍬形蟲Prosopocoilus giraffa馬來半島
赤腳艷鍬形蟲Odontolabis femoralis馬來半島
智利長牙鍬形蟲Chiasognathus granti智利
金色鍬形蟲Lamprima adolphinae新幾內亞
 
大角金龜

非洲最大型的甲蟲,體長達lOcm,最大者可達l5cm是屬於重量級的甲蟲。大角金龜與花潛類相近,故亦可稱為大角花潛。花潛類飛行時,前翅無法張開,僅將後翅伸出翅鞘外飛行。大角金龜屬全部共有11種。
大角金龜Goliathus goliatus中非洲
帝王大角金龜Goliothus regius赤道非洲
白紋大角金龜Goliathus orientalis中非洲
 
 
兜蟲 與 糞球金龜

大兜蟲黃昏時活動,吃花蕾或椰子的果實及樹液。幼蟲生活於朽木、枯木及落葉土中以植物質為食,成長需2~3年。 糞蟲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通常體短粗壯,善於掘土鑿洞,並以糞便或動物屍體為食物,部分糞蟲有推糞球入洞的習性。
大象大兜蟲 Megasama elephas中美洲
戰神大兜蟲Megasama mars 南美洲
短角大兜蟲 Megasama hector南美洲
大象大兜蟲廣泛分布於中美洲,雄全長達13cm左右,因犄角與大象鼻相似,全身密生灰土黃色之短毛。Megasama屬全部共有16種。
戰神大兜蟲全身漆黑光亮,是體型最龐大的兜蟲,體長10 ~ l2 cm,種名mors為希臘神話之「戰神」。分布於亞馬遜河流域。
短角大兜蟲犄角特別短,全身密生短毛。雄的體長65~8O mm。產於巴西南部。
五犄角大兜蟲 Eupatorus gracilicornis泰國
南洋大兜蟲 Chalcosoma caucacus馬來半島
黑長戟大兜蟲Dynastes neptunus哥倫比亞
五犄角大兜蟲分布於印度北部、泰國、馬來半島等,其前胸有4支角狀突起,再加上頭部之犄角,共有5支,是大兜生中角狀突起最多的。其頭及前胸為黑色有光澤,鞘翅為赤茶色。本種之近緣種有4種,有一種產於新幾內亞。其中以泰國產的犄角最長,體長約7cm。
南洋大兜蟲分布於爪哇、馬來半島等地。雄全長I3cm,據說偶而能捕獲長達l5cm的,全身漆黑光亮,前胸一對突起極長,成拱狀極為雄偉,是熱帶亞洲最大、最強的兜蟲。 Chaclosoma屬除本種外,另有「巨人大兜蟲」Chalcosoma atlas分布於印度、中南半島、馬來半島及菲律賓。而「婆羅洲大兜蟲」Chalcosoma mollenkaupi僅分布於婆羅洲。
黑長戟大兜蟲與長戟大兜蟲為同屬,犄角亦甚長,全身漆黑,腹面則有黃金色之體毛。種名neptunus為羅馬神話「海神」。產於南美之哥倫比亞及委內瑞拉等地。此外本屬知名的另有6種,各分布於玻利維亞、中美洲及北美洲,其中白兜蟲為灰白色。
長戟大兜蟲Dynastes hercules中南美洲
帝王大黑糞蟲Holicocpris dominus泰國
長戟大兜蟲分布於西印度群島及中南美洲。雄全長約l5cm,甚至連18cm,是巨大的甲蟲之一,其前胸突起的犄角,長達7~8cm,像一把尖銳的長戟是大兜蟲中椅角最長的種類。各產地鞘翅所呈現的色彩略有不同,島嶼型的呈乳白色~黃褐色,而大陸型的則呈濃黃褐色~茶褐色,犄角也稍有不同。本種種名hercules,是希臘神話中的「大力士」。
帝王大黑糞主是世界最大的糞蟲之一,體長達6cm,產於印度、中南半島、馬來半島等地。全身黑色,頭、胸有粗短之椅角,十分粗壯。糞蟲的種類極多,大小差異很大;色彩艷麗者大多產於南美洲,而歐、亞、非洲的糞蟲以黑色最多。古埃及認為糞蟲是神聖的甲蟲,常出現在他們的飾物上。
 
吉丁蟲

吉丁蟲是一群極美麗的甲蟲,一般體表具多種色彩的金屬光澤,常被用來做裝飾品。全世界己知有15000種。幼蟲多數穿孔於植物材部,前胸特別膨大,腹部細長。大琉璃吉丁蟲為世界最大的吉丁蟲,分布於印度、爪哇等地。南美大吉丁蟲為南美洲最大型的吉丁蟲。
闊翅吉丁蟲Cotoxantha bicollis馬來西亞
黃紋琉璃吉丁蟲 Chrysochroa edwardsii泰國
白點肥吉丁蟲 Sterhocera sternicornis泰國清邁
黑腳大琉璃吉丁蟲 Megaloxantha nigricornis泰國清邁
古丁蟲 Chrysochroa fulgidissima台灣
大琉璃吉丁蟲Megaloxantha bicolor馬來西亞
黃帶錦丁蟲Demochroa castelnaudii馬來西亞
赤胸琉璃吉丁蟲 Chrysochroa rugicollis泰國清邁
 

竹節蟲與直翅目近緣,全世界約有200種,大部分分布於東南亞、新幾內亞等熱帶地方,多數體型甚長,如竹枝,最大型者身體長達18cm。部分具翅,有飛翔能力;部分退化或無翅。
樹葉蟲Chitoniscus lobipes飛枝群島
鬼竹節蟲Eurycantha sp新幾內亞
扁竹節蟲Heteropteryx dilata馬來半島
樹葉蟲體型及色彩均與樹葉相似,已知有20種,其腹部寬而扁平,翅脈與葉脈相似,是很好的擬態例子。
鬼竹節蟲身體粗壯,全身有刺,後腳腿節有一大型鋸刺。身體為黑褐色,無翅。
扁竹節蟲生體型寬扁,青綠色,與一般竹節蟲細長的身體完全不同。翅短,腹部亦寬扁,體型龐大,倒比較像竹葉子。
 
天牛

「天牛」的意思,因為牠有一對彎彎的、堅硬的,像多節長鞭的觸角,軌被叫做「天牛」。天牛除了那對註冊商標式的觸角外,複眼也很發達,幾乎把觸角基部都包圍起來;而那尖銳強壯的大顎,雖沒有鍬形蟲那樣長,卻也十分厲害。天牛的身材,大多消瘦,腳也瘦長,但外骨骼及翅鞘均很堅硬,跟獨角仙比起來,牠是屬於瘦長精幹型,而獨角仙是肥胖笨重型,兩者大異其趣。要分辨天牛的雌雄並不困難,只要看牠的觸角和身材就知道了。雄天牛的觸角較長,雌天牛觸角較短,身材也較胖些。
麗星天牛 Anoplophora elegans泰國
黃色肥天牛Celosterna pollinosa sulphrea泰國
縱條深毛天牛xylorhiza adusta泰國
碎斑簇天牛Aristobia voeti泰國、中國大陸
非洲大灰天牛 Petrognatha gigas非洲
長鬚大天牛 Batocera wallacei新幾內亞
大深山天牛Meocerambyx gigas泰國
非洲大灰天牛身體灰褐色,鞘翅兩側中段較黑;觸角第二節彎曲,頭 部較大,模樣有些特別,是非洲最大的天牛。
長鬚大天牛產於澳洲及新幾內亞等地,雄的觸角長達體長之兩倍以上 ,有達28cm者,體型也相當龐大。
 
 

蝴蝶























蝶 與 蛾


蝶 與 蛾

蝶與蛾都屬於鱗翅目。「蝶」大家都叫牠「蝴蝶」。蝴蝶無論大小都有一對棍棒狀的觸角,而且末端較膨大,只有挵蝶略有不同。蝴蝶都有一對大大的複眼;口器是吸管狀,平時捲起置於下唇鬚下。蝶類包括了「鳳蝶」「粉蝶」 「斑蝶」 「蛇目蝶」 「環紋蝶」 「摩爾佛蝶」 「貓頭鷹蝶」 「峽蝶」 「天狗蝶」 「小灰峽蝶」 「小灰蝶」和「挵蝶」 共12科。
亞歷山大鳳蝶之雌蝶體形龐大,翅張可達28cm,黑褐色,前翅稍呈長三角形有淺土黃及近白色之斑紋,後翅除中室外,均有長形土黃斑紋。腹部為淺土黃色與雄蝶之黃色不同。產於新幾內亞的亞歷山大鳳蝶是世界最大的蝶,其雌蝶最大者翅張可達28cm,一般常為24cm左右。雄蝶通常為2Ocm左右。
亞歷山大蝶鳳蝶 Ornithoptera alexandrae新幾內亞
闊尾鳳蝶是台灣山地所產的最特殊之珍稀種鳳蝶,也是世界最特殊的鳳蝶之一。其後翅的尾狀突起特別寬闊,其中有兩條翅脈穿過。其翅形較狹長,後翅中室有大型白色斑,亞外緣有紅色弦月紋,其他部分則為黑色及黑褐色,色彩鮮明;雌蝶翅形稍廣,色彩稍淡,雌雄無明顯差別。本種於1934年才被認定。分佈於台灣各山地,為保育類昆蟲。
闊尾鳳蝶Papilio(Agehana)maraho台灣
珠帶摩爾佛蝶是摩爾佛蝶中光澤最強的一種,好像一面青色的鏡子,翅表面有兩道寬窄不同的白色帶,比玉帶摩爾佛蝶小些。產於哥倫比亞。其雌蝶有青色型和褐色型兩型。 
珠帶摩爾佛蝶Morpho cypris哥倫比亞
帝王鳥翅蝶分佈於新幾內亞及其附近群島,如麻六甲群島、所羅門群島等。屬於較低地性也較普遍。本種是鳥翅蝶屬Ornithoptera中,最早被發現,分佈也最廣的種類。其亞種甚多,大小及斑紋均有些差異。雄蝶翅張約I5cm金綠色及黑色斑紋。雌蝶翅張約2Ocm黑褐色有黃白色斑紋。十九世紀歐洲學者初獲此蝶時,因雌、雄之色彩、體型差異極大,以為是不同種,而將雄蝶命名為priamus,雌蝶為panthous,後來才知道是同一種,而一律稱為priamus(Priam為特洛伊之最後一個國王的名字,為希臘人所殺)。
帝王鳥翅蝶 Ornithoptera priamus poseidon新幾內亞
貓頭鷹蝶科是中美洲及南美洲特產的大型蝶類共約80種。翅反面具有類似貓鷹羽毛的紋路,後翅更具明顯的大型眼紋,好像貓鷹的大眼睛。翅正面以暗色為主,並帶有藍色、橙色或白色紋。通常日間休息,黃昏活動,常聚集腐敗水果吸食。本科與東南亞之環紋蝶、摩爾佛蝶表面下雖有很大差異,實則亦則屬近緣;依其幼虫形態觀之,與琉璃蛇目蝶極相似。
貓頭鷹蝶 Caligo mennon中南美洲
彩帶鳳蝶分布於喜馬拉亞山麓,泰國的清邁,中國的雲南、四川等,標高1200~2500公尺的山地。翅形狹長,後翅有三對尾狀突起,並在肛角部有大型紅橙色斑及眼紋,狀極特殊,好像綁在腰部的蝴蝶結。雌蝶較大,但形狀斑紋和雄蝶相似。另有『中國彩帶鳳蝶Bhutanitis thaidina』、『雲南彩帶鳳蝶Bhutanitis mansfieldi』等,本屬共有四種。
彩帶鳳蝶 Bhutanitis lidderdalei 喜馬拉雅
大琉璃鳳蝶是烏鳳蝶群中最大型最艷麗的種類,其藍色部分十分寬闊,且具強烈金風光澤,非常華麗;雌蝶青色較暗,但體型較大。本種亞種甚多,前種分佈於摩鹿加群島的Bachan、Ternate、Halmahera諸島;後種分佈於新幾內亞的西伊利安到巴布亞地區,還算普遍。有些亞種青色部分較小,不及翅膀的一半如telemachus和gabrielis另有joesa產於澳洲東北部。
大琉璃鳳蝶Papilio ulysses autolycus新幾內亞
天狗鳳蝶分布於喜馬拉雅山麓、緬甸、四川等地,另有僅在廣東、福建發現數隻珍稀的『中國天狗鳳蝶』,共兩種。天狗鳳蝶習性極特殊,飛行方式十分莽撞,有時會撞到樹木或岩壁而掉落;牠還會裝死,即使用手碰牠也不會動。天狗鳳蝶的下唇鬚特別長;身體及翅膀的綠色為主,並有橙色斑及黑色紋,雌蝶並有灰紫色帶紋;尾狀突起細而長,雄蝶一對,雌蝶有三對,長短不等。
天狗鳳蝶Teinopalpus imperialis喜馬拉雅
蛇頭蛾是世界最大的蛾,紅褐色,雄蛾翅形較長而尖,觸角寬大,成明顯的羽狀,體形較小。雌蛾翅形較寬廣,觸角較窄、腹部龐大,張翅約25cm。分布於印度及東南亞一帶,台灣亦普遍,以前曾有人以人工方式大量飼養,作成裝飾品販賣;用蛇頭蛾的繭製成手工藝品外銷。
蛇頭蛾Attacus atlas台灣
數字蝶分佈於熱帶美洲標高約800m左右的山地,為數不少,有許多相似的種類。其後翅反面有89、88、98、80等數字的模紋,因此當地小孩,就以80、88、89等數字來稱呼,十分親切。數字蝶喜歡在住家附近的濕土上聚集。數字蝶多為中、小型的蝶,色彩均為鮮明的紅、橙、黃、青、綠等色彩。
黃紋數字蝶 Callicore eunomia祕魯
透明蛇目蝶棲息於亞馬遜河為中心的原始森林,是南美洲特有的蛇目 蝶。翅膀透明,僅有後翅一部分鮮明的紅、橙色及蛇目紋。當牠們在陰暗的林中緩慢飛舞,好像空中飄落的玫瑰花瓣,十分動人。
透明蛇目蝶 Haetera piera巴西 圖片在上面

瓢蟲的一生

瓢蟲的兩隻觸角是用來辨別方向及尋找食物,並利用口部附近的兩個大腮來捕捉蚜蟲,牠一天大約可以吃50隻蚜蟲。
春天時,雄瓢蟲和雌瓢蟲進行交配,然後產卵。
瓢蟲把卵產在長滿蚜蟲的葉片上。
九天後,幼蟲孵化出來,葉片上的蚜蟲就是牠們的食物。
幼蟲長得很快,然後變成蛹,倒懸在葉片下,8天後就變成瓢蟲。
瓢蟲剛從蛹爬出來時是黃色,幾天後,顏色變成紅色,並出現黑點。

養昆蟲的秘訣

飼養昆蟲的基本要訣
【要訣一:挑選適合的種類】 許多喜歡抓蟲的小朋友,常把野外採集到的每一種昆蟲都帶回家,但過沒多久即全軍覆沒。探究其原因,除了可能是飼養方式不正確外,沒有慎選採集種類也是很重要的因素。那麼,究竟哪些種類的昆蟲適合飼養呢?1.敏感度差、活動力弱的昆蟲: 鍬形蟲、獨角仙及蝴蝶、蛾的幼蟲等都是理想的飼養對象。相對的,蝴蝶、蜻蜓的成蟲敏感又擅長飛行,除非有空間相當大的網室,或是專程為了帶雌蟲回去進行人工採卵,否則並不適合採集回家飼養。2.食物取得容易或有替代性人工食餌的昆蟲: 一般鳥店即可買到的麵包蟲(偽步行蟲的幼蟲)便是很好的例子,因為牠屬於雜食性昆蟲,舉凡麵包、朽木、腐菜、飯粒、麵粉等,都可以當作牠們的食物,較方便準備。相對的,蟬除了敏感度高以外,通常必須在其自由意願下,以口器刺入植物的莖幹中吸食樹液維生,因此並不適合一般大眾採集飼養。3.成蟲繁殖力強而容易累代繁殖的昆蟲: 蟋蟀、螳螂、麵包蟲、家蠶蛾等都十分理想,因為牠們很容易在人工環境中產卵。飼養牠們的成蟲,還有機會繁殖下一代來。【要訣二:布置適當的棲息環境】 昆蟲棲息在各式各樣的環境,因此,飼養容器或飼養空間的布置,要盡量符合昆蟲的自然生態條件,才能提高牠們的存活率或存活時間。【要訣三:提供水分與適合的食物】 不同的昆蟲喜好不同的食物,最好在確認昆蟲的身分後,儘可能提供正確的食草或食餌。另外,有些昆蟲特別需要水分,可以在飼養箱底層鋪上潮濕腐土,或以噴霧罐直接在蟲體上噴水來提供水分。
 

 
 
如何飼養蝴蝶或蛾
【如何取得種源?】1.採集幼蟲:直接採集野外植物叢間的幼蟲。2.採集雌蟲、再人工採卵:採集蛾的雌蟲後,只要用塑膠袋裝著,不久,不少種類便會在塑膠袋中產下卵粒,即可用人工採卵、等待孵化。部分蝴蝶的雌蟲也可以依類似方法來採卵,但塑膠袋中必須置入幼蟲的食草植物葉片,雌蝶才有意願產卵;些外,還可以將雌蝶以網子罩在野外或家中所種植的幼蟲食草植物葉叢間,雌蝶產卵的意願會更高。【如何布置環境?】
1.用透明塑膠盒飼養: 類似養蠶寶寶的方式,但蝴蝶、蛾的幼蟲最好單隻隔離飼養,只要直接將食草植物葉片投入透明塑膠盒(如冰淇淋盒、保鮮盒)即可。不要用紙盒,也不必在盒蓋上打滿小洞,只要不是完全封閉、不透氣的容器即可,不必擔心這些幼蟲無法呼吸,如此,植物葉片才不會迅速脫水乾燥而無法食用。每天勤於清除糞便就能防止葉片發霉。採回的葉片可以像蔬菜般,存放在冰箱保鮮。
2.用食草植物盆栽飼養: 若家中種有食草植物盆栽,蝴蝶、蛾的幼蟲便可直接在盆栽葉叢間自由活動、攝食成長,這是最佳的飼養方法。盆栽必須放在室內,以防止鳥類等天敵捕捉。此外,若要防止幼蟲走失,可以用大網子罩住整個盆栽枝葉叢,或將盆栽置於網箱中,直到幼蟲化蛹或結繭為止。
3.用剪回的食草植物飼養: 為了防止葉片枯萎,最好將剪自野外的食草植物插在水瓶中,把幼蟲飼養於葉叢間。最好將靠近瓶口的部分,用棉花塞住,以防止幼蟲爬下、跌入水中淹死,並在外圍罩上網子,或是將水瓶連同幼蟲的食草枝條放入小型的網箱中。
【餵什麼食物?】 首先要確認採集回來的蝴蝶或蛾幼蟲的身分,並且確認牠們的食草植物,然後餵養該植物的葉片。有關蝴蝶或蛾幼蟲的確認與食草植物的資訊,請參考觀察家3.《昆蟲圖鑑》或其他鱗翅目分類圖鑑。

 
 
如何飼養鍬形蟲、獨角仙或金龜子
【如何取得種源?】1.採集柑橘等樹幹上吸食樹液的個體2.採集夜晚趨光的個體
【如何布置環境?】
以小大水族箱或塑膠飼養箱飼養: 箱內放入數塊潮濕的大型枯木,並鋪上腐植土。同種的雌雄個體可以養在一起,但數量不要太多。腐植土要每隔數天噴一次水,以保持適當濕度。成蟲死亡後,不要改變布置的環境,因為雌鍬形蟲可能已在枯木中產卵,而雌獨角仙和雌金龜子也可能已在腐植土中產卵,倘若照顧得當,隔年會有一代羽化為成蟲。
【成蟲餵什麼食物?】 切片的蘋果、梨子等水果均可。【幼蟲餵什麼食物?】鍬形蟲幼蟲:以朽木纖維為食。牠們會在枯木莖幹中鑽洞,啃食碎屑,所以必須留意補充新的朽木莖幹。獨角仙或金龜子的幼蟲:均以腐植土中豐富的腐植質為食物,因此幼蟲會在箱中的腐土底層活動成長。若腐植土的體積縮小、變得密實,則表示大部分的腐植質已被消化吸收,此時應補充許多腐葉、朽木屑,或換上新鮮肥沃的腐植土。 

  如何養瓢蟲
 
【如何取得種源?】 至野外有蚜蟲繁殖的植物叢,即很容易採集到肉食性瓢蟲的成蟲或幼蟲。
【如何布置環境?】
1.用盆栽飼養: 這是最理想的飼養方式。只要將家中長有蚜蟲的盆栽植物以網罩包起來,把肉食性瓢蟲或其幼蟲放置其中,任其取食蚜蟲即可。
2.用剪回的植物枝條飼養: 將剪自野外、長有蚜蟲的植物枝條連同葉片插入水瓶中,將肉食性瓢蟲或其幼蟲放置其間,任其取食蚜蟲。但必須以網罩罩住(或以透明塑膠容器倒扣其上,上方打洞,以利透氣),以免蟲子走失。
【餵什麼食物?】 蚜蟲是其主食。但以插花方式布置飼養時,蚜蟲的數量可能不足瓢蟲整個生活史過程所需,因此,必須每隔一段時間到戶外採集蚜蟲回來補給。
【注意事項】 以上為肉食性瓢蟲的飼養方法。若是飼養植食性瓢,則可參考蝴蝶、蛾幼蟲之飼養方式,必須事先查閱圖鑑,確認其正確的食草植物。
 
 
 
如何飼養螳螂
如何取得種源?】 不管成蟲或若蟲,都需透過野外採集。 
【如何布置環境?】
用水族箱或大飼養箱飼養: 箱底不一定要有腐植土,只要在箱中多放置一些枯枝條以利螳螂自由攀爬棲身即可。
【餵什麼食物?】活蟲:螳螂是肉食性昆蟲,習慣捕食活蟲,可採集蝗蟲、蟋蟀放入飼養箱中,讓螳螂自由捕食。麵包蟲:也可從鳥店購買麵包蟲作為螳螂的活餌料,若螳螂不方便自箱底捕食細長的麵包蟲時,也可以用鑷子夾取一條麵包蟲直接靠近螳螂口器來餵食,或用細線綁上一條麵包蟲,在螳螂面前懸空幌動,假如螳螂肚子餓,通常會直接伸出前腳夾住食餌,再慢慢咀嚼啃食。【注意事項】 螳螂食物中的水分可能不敷所需,每天應以噴霧器對螳螂噴一次水,補充水份。 

 
 
如何飼養蟋蟀
【如何取得種源?】 在戶外循聲採集:日夜均可,但夜間較多。利用夜間找尋趨光個體 以灌蟋蟀方式取得 
【如何布置環境?】
利用水族箱飼養: 在水族箱中裝入至少六至七分厚的腐植土,再放置一些落葉、樹皮、切開的底片罐等,以利蟋蟀棲身躲藏,也可種一些菜苗、豆苗等小植物在其中。記得必須常噴水,保持腐植土的潮濕。採集到的同一種類可以全部混養在一起,但由於雌蟲的繁殖力甚強,因此雌蟲一至二隻即可。雌蟲會在腐植土中產卵,一個多星期後,箱中便會陸孵出許多新的小蟋蟀。
【餵什麼食物?】 蟋蟀是食性最廣的直翅目昆蟲,像是家中方便取得的蔬菜、花生、豆苗、豆芽、魚飼料、狗飼料、豆干、餅干皆可,能夠提供動、植物混合性食物更好。口渴時,蟋蟀會直接在潮濕的泥土上吸食水液,或每天以噴霧罐向這些昆蟲噴一些水液,牠們即可補充水分,活得久些。【注意事項】 其他直翅目昆蟲如﹕蝗蟲、螽斯、螻蛄等,均可以相同的方式來布置飼養環境,但比較挑食的種類,則必須為牠們準備適合的食物


 
 
如何飼養水棲昆蟲
【如何取得種源?】 以水撈網在棲息水域中採集。種類可能包括:蜻蜓、豆娘水蠆及紅娘華、負子蟲、龍蝨等 。
【如何布置環境?】 利用水族箱飼養:依飼養種類的不同,布置環境時要注意以下訣竅。
1.蜻蜓或豆娘的幼蟲水蠆: 必須安排挺出水面的水生植物、枯枝條、石塊等,以利水蠆成熟時爬出水面外蛻殼羽化為成蟲。
2.龍蝨幼蟲或紅娘華: 不深不宜過深,水族箱中必須有露出水面外的泥土區,以利龍蝨幼蟲爬出化蛹或紅娘華雌蟲產卵。
【餵什麼食物?】 由於蜻蜓或豆娘水蠆、紅娘華、負子蟲、龍蝨等水棲昆蟲均屬於肉食性昆蟲,因此,飼養密度不宜過高,要放入數量充足的大肚魚、蝌蚪等食餌,以利牠們自由捕食,才不會發生彼此互相捕食的情形。

甲蟲簡介五




角仙學名:Allomyrina dichotoma英名:Rhinoceros beetle, Unicorn beetle 俗 名:兜蟲獨角仙又名兜蟲屬於鞘翅目,金龜子科。全世界具有大型犄角的獨角仙目前約有60種,其他犄角較小或不明顯的種類約有一千三百多種。台灣的獨角仙有兩種,其中一種分布於蘭嶼地區,另一種則普遍存在台灣的低海拔山區的樹林裡。獨角仙大量發生於 6~8月,白天常常聚集在青剛櫟流出樹液處,或是在光臘樹(白雞油)上也常可發現聚集上百隻獨角仙的盛況,到了晚上,在山區有路燈處,也往往可以發現他們的踪跡,是台灣常見的大型甲蟲。其幼蟲常稱為雞母蟲,經蛹期羽化為成蟲,一年一代,由於本種並非保育類昆蟲,加以體型大而健壯,常被做為兒童玩賞及昆蟲教學使用。食性幼蟲生活在腐植土及朽木中,大顎強壯有力,啃食腐植土及木材;成蟲則 吸食樹汁為生,飼育時可餵食蘋果、鳳梨等。個性當獨角仙爬到手臂上時,因獨角仙的每隻腳的前端有鉤爪,會緊緊鉤住皮膚, 這時絕不可以,用力拉她,這樣會越鉤越深,傷到皮膚;應該輕輕模牠的屁股尾端突出的部位,那牠會放開牠的鉤爪。當雌獨角仙受到雄獨角仙或人類的威脅時,牠會揮舞牠那銳利的前腳,攻擊對方。雌獨角仙比雄獨角仙更會鑽土,而且鑽土速度也更快。雌獨角仙生氣時,叫聲會很大聲,雄獨角仙很少會叫。每當夜晚,固定時間(大約11點)獨角仙的活動會增強,雄獨角仙會不斷揮動牠的翅膀(聲音很大聲),雌獨角會在飼養箱中不斷走動,會〝吱吱〞的叫不停。雄獨角仙有時會強迫雌獨角仙交尾,如果雌獨角仙不聽,雄獨角仙就會用牠的 觭角頂雌獨角仙,有時會把牠頂翻。

甲蟲簡介四


扁鍬形蟲 Dorcus titanus
外觀特徵:

雄蟲體長約27~72mm;雌蟲體長約25~41mm。體色黑褐色至黑色;本種雄蟲大型個體的大顎內齒至前端間有鋸尺狀齒列。
生態習性:
本種成蟲出現於四至十一月,生活在平地至低、中海拔地區,綠島也有分布。是台灣產的鍬形蟲中分布最廣、最常見的一種。白天常吸食樹液,夜晚具趨光性。

甲蟲簡介



長角大鍬形蟲 Dorcus schenklingi

外觀特徵:
雄蟲體長約36~90mm,雌蟲體長約34~50mm。體色黑色;雄蟲大顎彎曲程度較台灣大鍬形蟲為小,但大顎基部沒有突起現象,中央內齒位於前端近二分之一處,雌蟲型態類似雄蟲,但體型較小,沒有發達的大顎。
生態習性:
本種生活在低、中海拔山區的闊葉林中,成蟲出現於四月至九月,夜晚具趨光性。

甲蟲簡介三



紅圓翅鍬形蟲 Neolucanus swinhoei

外觀特徵:
體長約28~50mm。雌雄外觀差異不大。雄蟲大顎較雌蟲稍長,內側具有較多齒突;翅鞘多為橙紅色,少數個體為黑色。
生態習性:
成蟲出現於七至十一月,白天經常在山路、林道的地面爬行;棲息在北部、東部海拔一千五百公尺以下山區。夜晚少有趨光情形。

甲蟲簡介二


台灣大鍬形蟲 Dorcus curvidens formosanus

外觀特徵:
雄蟲體長約24~78mm,雌蟲體長約30~48mm;頭部前方兩側大顎基部具一突起,前胸背板前緣成弧狀凹陷;體色黑色;雄蟲大顎發達,粗短而內彎,中央內齒尖銳。雌蟲型態類似雄蟲,但體型較小,沒有發達的大顎。
生態習性:
本種生活在低、中海拔山區的闊葉林中,成蟲出現於四月至九月,夜晚具趨光性。
紅圓翅鍬形蟲 Neolucanus swinhoei

外觀特徵:
體長約28~50mm。雌雄外觀差異不大。雄蟲大顎較雌蟲稍長,內側具有較多齒突;翅鞘多為橙紅色,少數個體為黑色。
生態習性:
成蟲出現於七至十一月,白天經常在山路、林道的地面爬行;棲息在北部、東部海拔一千五百公尺以下山區。夜晚少有趨光情形。

甲蟲簡介





在所有的昆蟲裡,甲蟲大概是最為人所熟知的了,不管是外型威武的獨角仙、威風凜凜的鍬形蟲、小巧晶瑩的金花蟲、甚至滿身惡臭的埋葬蟲,都具有高知名度。
在所有的昆蟲裡,甲蟲大概是最為人所熟知的了,不管是外型威武的獨角仙、威風凜凜的鍬形蟲、小巧晶瑩的金花蟲、甚至滿身惡臭的埋葬蟲,不管給人的印象是好是壞,說牠們是知名度最高的昆蟲肯定不會有人反對。
一般來說,所謂的的「甲蟲」指的就是鞘翅目(Coleoptera)昆蟲,其口器為咀嚼式,成蟲體軀堅硬。一般具有四片翅,前翅特化為革質或角質,稱為鞘翅;後翅膜質,疊藏於翅鞘下方。屬於完全變態類昆蟲,也就是說甲蟲的一生必須經歷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鞘翅目為昆蟲綱中重要的一類,其種類及數目最多。有些是益蟲,但也有很多是農業上的重要害蟲。目前全世界已經被發現的鞘翅目昆蟲,大概有三十萬種以上,是昆蟲家族中最龐大的一群。台灣地區的種類大約有一萬種以上。

鍬形蟲幼蟲

剛化蛹的鍬形蟲

烏來地區地理環境得天獨厚,植物種類及數量都相當多,氣溫跟海拔高度十分適合昆蟲生長繁殖,甲蟲種類自然相當可觀。以鍬形蟲為例,烏來地區的種類超過二十種以上。常見的有趣種類,如藍豔金花蟲、大褐象鼻蟲、棕長頸捲葉象鼻蟲、菊虎、星天牛、紅胸埋葬蟲 、八星虎甲蟲、大黑豔蟲、扁鍬形蟲、臺灣長臂金龜與臺灣大鍬形蟲等都是甲蟲家族的一員。